近日,廣東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規劃對廣東礦業權出讓、戰略性礦產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綠色礦業、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出新要求,規劃鼓勵高效利用非金屬礦產資源,非金屬礦企迎來新機遇與挑戰,特別是砂石企業尤其要注意,規劃明確要嚴控年產小于30萬立方米礦石量的建筑石料礦山建設。至2025年,采石場數量控制在1150個以內,建筑石料碎石類年產3億立方米以上,機制砂年產0.975億立方米以上。
規劃重點
在優化勘查與開發布局方面,《規劃》提出,將強化珠三角地區建筑石料資源保障,盡力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石料需求,在惠州、肇慶、江門等市布局一批千萬噸級的砂石資源基地;發揮沿海經濟帶資源優勢,促進礦業經濟發展,適度勘查開采銅、鉛、鋅、鎢、錫、鉬、金、銀、稀土、石墨、陶瓷土、高嶺土、建筑石料、地熱、礦泉水等礦產。
在高效利用非金屬礦產資源方面,《規劃》明確,首先,推進建筑石料資源規?;_發。構建區域聯動、供需平衡、綠色環保、集約發展的建筑石料開發格局。統籌資源稟賦、市場需求、運輸半徑等因素,有序投放建筑石料采礦權。以西江、北江、東江、花都-龍門、陽江-珠海、惠陽-深汕等6個集中開發區為主,推進砂石資源規模開發、整體修復,新建建筑石料礦山開采不留殘山殘坡。積極推進砂源替代利用,鼓勵利用廢石以及鐵礦等礦山的尾礦生產機制砂石。加強資源豐富地區和需求量大的地區銜接,支持沿西江、北江、東江等主要運輸通道布局一批千萬噸級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嚴控年產小于30萬立方米礦石量的建筑石料礦山建設。至2025年,采石場數量控制在1150個以內,建筑石料碎石類年產3億立方米以上,機制砂年產0.975億立方米以上。為增強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能力,合理布局重點流域礦產資源開發強度。
其次,推動硅資源的開發利用。以東源藍口、東源柳城、樂昌王坪等地優質石英礦資源為基礎,適度有序地做好硅資源開發利用。建設高純石英和碳化硅一體化產業基地,推進高純石英深加工產業發展,壯大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
最后,推動海砂開發利用。合理確定海砂開采范圍、開采時段和開采量,有序組織海砂資源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兩權合一”市場化出讓,滿足市場的海砂需求。
在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方面,《規劃》要求,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伴生礦產,統一規劃,綜合開采利用。重點加強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稀散元素礦產等共伴生礦產資源開采、選礦過程中的綜合開發利用。加強伴生硫資源的綜合利用??茖W合理評價礦床(礦產地、勘查區)的技術經濟參數,提高礦產勘查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支持符合條件的共伴生礦、低品位礦和尾礦綜合開發利用。
在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方面,《規劃》要求,首先,嚴格調控開發總量。嚴格執行最低開采規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等規劃準入條件。到 2025 年,使大中型礦山比例在35%以上,全省采礦權總數控制在 1800 個以內。
其次,科學劃定重點開采區。把韶關大寶山銅多金屬礦,樂昌梅花大坪、韶關瑤嶺鎢錫礦,大埔五豐、新豐雪山、揭陽五經富、平遠仁居稀土礦,高要河臺金礦,鶴山白云地、仁化凡口外圍、云浮高棖鉛鋅礦等 11 個礦產聚集區,劃定為重點開采區,便于加強監管,促進礦產資源規模開采、集約利用和有序開發,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第三,開采規劃區塊管理。科學配置資源,引導采礦權投放,對涉及鐵、銅、鉛、鋅、鎢、錫、金、銀、稀土礦、鈮、鉭、銣等礦種,對仁化凡口外圍鉛鋅礦、新豐左坑稀土礦、廣寧黃泥坑金礦等勘查程度達到詳查以上(含詳查)的探礦權或其它擬探轉采區塊 33 個,劃定為開采規劃區塊。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開采規劃區塊,嚴格控制開采規劃區塊的空間范圍,銜接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控制線的管控要求。
最后,加強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及時準確掌握礦山儲量動態變化,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者權益,保障采礦權人合法權益,規范礦山開發行為,推動礦山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在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調查方面,《規劃》要求,首先,要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以南嶺、武夷、桂東-粵西三個重要成礦帶為重點,開展1:5萬區域地質調查20000平方千米,解決地質礦產調查所需的關鍵基礎地質問題,提高廣東省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加強基礎地質研究,系統分析成礦作用與成礦動力機制,摸清成礦地質條件與背景,提出找礦工作部署建議。
其次,要加強重要成礦帶礦產地質調查。以南嶺、武夷、桂東-粵西三個重要成礦帶為重點,開展1:5萬礦產地質調查10000平方千米,研究區域成礦規律,圈定一批找礦靶區,開展成礦預測,提出下一步礦產資源勘查建議。提交10~15處大中型新發現礦產地,拉動后續礦產資源勘查,形成一批新的接續區。
來源:礦材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聯系方式:services@kj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