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材料,鋰礦已成為全球爭奪的寶貴資源,價格在過去一年攀升超過4倍。礦業大國澳洲與中國的礦商就開采鋰礦展開明爭暗斗,雙方正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展開法律攻防戰!但經過抽絲剝繭發現,事情的真相,并沒那么簡單!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紫金礦業和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公司AVZ正在打官司,官司的核心,是一個叫做馬諾諾的小鎮。這個小鎮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南部,是個洋溢著非洲草原風情的地方。不過這里有豐富的礦產,前幾年曾經掀起了錫礦開采的熱潮,但是因為國際市場對錫礦需求基本穩定,馬諾諾鎮很快又安靜了下來,直至這里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鋰礦床(馬諾諾鋰礦),這給該鎮帶來了希望。
馬諾諾鋰礦(Manono)的主要地質特征
馬諾諾地區以沼澤濕地為主,Manono-Kitotolo偉晶巖位于剛果(金)坦噶尼喀省馬諾諾市,地理坐標為東經27°20′~27°30′,南緯7°15′~7°20′。該偉晶巖發育大型稀有金屬礦床,民采歷史悠久,1919年至1982年以手工開采錫礦為主。2017年澳大利亞公司展開了以尋找偉晶巖型鋰礦為目標的地質勘查工作,截至2019年5月,探獲鋰礦石量4.0億噸,氧化鋰為660萬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未開發偉晶巖型鋰礦床。
Manono-Kitotolo偉晶巖位于剛果(金)中元古代Kibaran稀有金屬成礦帶(KIB),該成礦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聚集區之一(圖1)。Kibaran成礦帶主要由厚度大于10km的中元古代Kibaran超群組成,沉積開始于1420 Ma之前,由綠片巖相-角閃巖相的變質泥巖和石英巖組成,同時被大量巖漿巖侵入。
Manono-Kitotolo偉晶巖帶走向總長度約15km,寬約800m,發育有大型的稀有金屬礦床,分為北東部Manono和南西部Kitotolo兩個礦段(圖2)。兩個礦段都發育有多個單獨產出的偉晶巖,偉晶巖產狀為走向北東40°~60°,傾向南東,傾角約30°~50°,主要沿著構造面侵入圍巖中,接觸面的走向總體上和區域構造的產狀相同。截至2019年5月,Manono-Kitotolo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的礦石量為4億噸,Li?O品位為1.66%,Sn品位為0.075%,Ta品位0.003%。
Manono-Kitotolo偉晶巖屬于鋰-銫-鉭偉晶巖(LCT),主要礦物為石英、鈉長石、鉀長石、鋰輝石、白云母、鋰云母等,其次為錫石、鈮鉭鐵礦、石榴子石、電氣石等。
鋰輝石帶為Manono-Kitotolo礦區偉晶巖的主要組成,厚度50~300m,占整個偉晶巖的40%~70%。該帶的鋰輝石偉晶巖為Manono-Kitotolo稀有金屬礦床的主要賦礦巖性,由石英、鋰輝石、鈉長石、白云母等組成,含鉭鈮鐵礦和錫石,礦物顆粒以粗粒為主,粒徑0.5~40cm。
鋰輝石偉晶巖可細分為巨鋰輝石帶、鈉長石鋰輝石帶和石英鋰輝石帶三類,鋰輝石顆粒由巨晶-粗粒-中粒變化。
巨鋰輝石帶目前僅在Malata偉晶巖脈的采坑中有揭露,鋰輝石呈長柱狀,地表揭露最大粒徑3m×0.2m。鈉長石鋰輝石帶占Ⅳ帶的70%,主要由鈉長石、鋰輝石、石英、白云母組成,鋰輝石呈長柱狀,粒徑0.5~30cm,可見定向排列現象,沿同一生長方向,粒度越大定向排列越明顯,鋰輝石的含量10%~25%。
石英鋰輝石帶主要由石英、鈉長石、鋰輝石和白云母組成,鋰輝石呈柱狀,粒度0.2~5cm,密集分布,地表常見梳狀、放射狀構造,鋰輝石的含量10%~25%。鋰輝石帶(Ⅳ)中的鈮鉭鐵礦顆粒較大,常呈長板狀和半自形粒狀,粒度0.5~5mm,長板狀鈮鉭鐵礦長約3~15mm,厚度0.5~3mm,錫石呈半自形—它形粒狀、不規則狀,粒徑0.5~5mm,鈮鉭鐵礦、錫石一般與鋰輝石和鈉長石共生。
澳企AVZ和中企紫金的搶“鋰”大戰?
發現這個鋰礦的,是總部位于澳大利亞的,在行業內數一數二的AVZ礦業公司。AVZ 是一家礦產勘探開采服務商,主營業務為非洲地區的礦產勘探,包括對銅、釩、鉛、鋅、鋰、錫、金礦的勘探。它在2019年宣布,馬諾諾不僅有錫礦,還有鋰礦,這里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未開發鋰礦床,地質儲量4億噸。
這是一個非??捎^的數字,一輛電動汽車平均要用7到12千克的鋰。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就取10千克這個數字,就算馬諾諾鋰礦只有十分之一的儲量可以提煉出來,用在工業上,就可以制造40億輛電動汽車,全世界平均每兩個人能分到一輛。所以,馬諾諾鋰礦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AVZ公司是馬諾諾鋰礦最初的開發商,它與剛果(金)國家礦業開發公司,以及一家叫做達托米爾礦業資源公司的企業共同成了達斯康公司,負責開發鋰礦。AVZ公司擁有達斯康公司60%的股份,后兩家企業分別擁有25%和15%。
這次的問題就出在達托米爾公司身上,這家企業最近打算把自己的股份出售給中國的紫金礦業,而作為政府出面的剛果(金)國家礦業開發公司也已經同意。紫金礦業將與剛果(金)國家礦業開發公司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叫做卡他瑪巴礦業,共同勘探和開發馬諾諾礦外圍的兩個項目。
沒想到AVZ并不同意,特別是紫由于金礦業還表示,要從AVZ手里再購買24個百分點的股份。如果這樣的交易成功,AVZ將不再是馬諾諾的大股東。
AVZ公司不但沒有證實紫金礦業的說法,反而在2022年的7月發布公報說,達托米爾不經過董事會批準就轉讓股份,是重大違約行為。一旦交易達成,AVZ就要動用法律手段,因為按照公司章程,達托米爾必須先把股份賣給其他股東,如果股東都不肯買,才能賣給外人。AVZ為了保住控制權,決定收購達托米爾的股份,但是只肯出資1500萬美元,而且一直沒有足額到賬。到了9月,達托米爾向剛果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和AVZ的交易,而紫金礦業打算為這15%的股份支付3200多萬美元。如今,官司還沒有打完。
真相牽扯多家中資企業
聽起來,這似乎是一個澳大利亞礦業巨頭阻止中方大型國企在境外獲得戰略礦產的故事,然而事情背后卻遠沒有那么簡單。AVZ是一家上市公司,必須公開自己的股東情況。按照AVZ的官方發布,有49.53%的股份掌握在20家大股東手里,其中最大的三家分別叫做宜賓天一鋰業、華友國際礦業和匯豐銀行澳大利亞分行。前兩家都是中資企業,而匯豐銀行實際上是代替一家中國電池企業持股的,叫做CATH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還有一件事需要提及,達托米爾礦業公司同樣屬于一家中資企業,這家企業長期在非洲投資礦業,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包括澳媒在內的多家西方媒體指出,真正的劇情是,海外多家中資公司在交易一家剛果鋰礦,無論官司打成什么樣,馬諾諾鋰礦都會由中資企業開發。中國方面在非洲的布局,就像在其他地區或國家一樣,總是比西方國家想得更長遠。
有港媒則認為,非洲鋰礦控制在中資企業手中,對當地經濟和世界新能源產業都是有巨大好處的,中國有強大的制造業,正在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所以,中資企業得到開采權后,絕不會像西方礦業企業那樣,故意不開發,來控制市場價格。中資企業的入股對于當地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今人們需要擔心的是兩件事,第一件是西方會不會顛覆剛果政府,導致鋰礦開發無法實施;第二件事,是從剛果運出鋰金屬成品的時候,能不能順利穿過非洲大陸東部,進入印度洋,然后運回中國的工廠。因此,港媒認為對中國礦業企業海外權益的保護,是迫在眉睫的。
來源:礦材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聯系方式:services@kjzj.com